Sunday, May 17, 2009

灾难有界,大爱无疆 Sichuan Earthquake Relief Crew leads by Dr Yong


专题:四川汶川大地震 ,华裔医师灾区献爱心


央视网消息(中国新闻):杨立前是马来西亚著名的华裔医生,同时也是马来西亚制众医院基金会的会长。汶川地震发生后,正在上海访问的杨医生,马上回到马来西亚募款。6月1号他又来到成都,开着一辆流动医疗车,巡回在偏远灾区的大小村落。

杨立前医生和他的四个助手,开着这辆装满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面包车,,已经在灾区奔跑了6天。散落在偏远受灾村落的民众是他们的义诊对象。停下来看病,开上车赶路,流动医疗车一站接一站,为灾区民众送上海外华人的关爱。这一站,是德阳什坊师古镇的金龙村。

受灾村落,大都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对杨医生来讲,语言不是问题。伏下身、一句询问,一个眼神,带给受灾民众的,除了病痛的缓解,还有心理的安抚。

马来西亚制众医院基金会会长 杨立前医师:看到远道而来的医生,亲切如自家人,受灾灾民如何用语言表达感激的心情。

德阳石坊师古镇的金龙村受灾民众:在有着多年医疗救助经验的杨医生看来,后续医疗服务对于稳定受灾民众的身心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工作。而他在这个时候来到灾区,一方面是为受灾民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医疗服务,一方面也要为下一步组建华人医疗队实地考察,提出长期的援助方案。

四川义诊 Voluntary medical aids from Dr Yong and his crew

Sichuan Earthquake Relief Crew


杨医生一行人驻扎在灾区中,以方便日夜不断的救护工作
Camps built temporarily inside quake zone and brought relief to victims


杨医生正为其中一名灾民诊治
Dr Yong was giving treatment to one of the villagers



医生与一路驰骋灾区的流通医疗车拍照留念
picture of the mobile medical treatment van was
taken together with Dr Yong as a piece of memento






吃素找回健康 talk held in Petaling Jaya "healthful vegetarianism"







(八打灵再也8日讯)马来西亚佛光山举行了11年的“慈悲持素益身心”活动,今年特邀了医生、营养师及曾患过癌症的病人告诉大家持素对身健的好处,这3位都是年过40的持素人,都从素食中找到健康
与慈悲。

国际佛光会马来西亚协会与人间佛教读书会联合在国内举办了4场的《慈悲持素益身心》座谈会,综合了医学、自然疗法及佛教的角度来探讨持素的重要性,马来西亚佛光山总住持慧显法师指出,素食可以免杀生造业,也可以少造恶缘,促进社会善良气氛,不愿为了满足自己口腹之欲,而置其他动物于死地的胸怀,这也是大乘佛教最难能可贵的宗教情操,流露佛教慈悲,博爱精神。

约400人出席日前在八打灵再也佛光文教中心举办的“慈悲持素益身心”座谈会。

吃素减少患心脏病
杨立前中西医师从医学角度告诉大家,根据调查,平均每个肉食美国人因心脏病死亡之风险是50%、素食者则减至15%,而吃纯净素的死亡率只有4%,反之,蔬果类不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具有纤维和果胶,有利于心脏血管的健康。

同时,他表明,动物饲料中的抗生素、生长激素会增加肝脏负担令肝硬化及易患上肝癌,至于吃海鲜者,由于海鲜受多种化学物质污染,特别是多氯双苯基,导致肝炎、难产等怪病,而在动物屠宰时所释放出的肾上腺素等物质可对肝肾造成损害,可见肉食者对健康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杨医生于Ai Fm 谈“防流感中药方”On air forum about H1N1 influenza














4月30号(星期四)早上9点15分,“爱谈天下事”邀请到 杨立前医师(专业中西和临床医生)来到“开讲天下议题”和我们谈谈最近流行的A(H1N1)型流感。杨医师提供以下药方以预防感染流感:


1.金银花 20克

2.菊花 15克

3.藿香 6克

4.防风 3克

5.红枣 5枚


以热水泡2-3分钟后就能马上服用,供2-3人饮用。杨医师特别提醒,不要加“板蓝根”,因为A(H1N1)型流感会导致呕吐、腹泻等症状,若加上板蓝根,会更加伤胃、伤肠而加剧病情恶化。


另外,如果你已经发现有流感症状,可采用由中国特殊机构认证的药方:


1.桑叶 12克

2.菊花 12克

3.杏仁 10克

4.枇杷叶 12克

5.意米仁 15克

6.银花 12克

7.葛根 15克

8.芦根 15克

9.桔梗 12克

10.莲翘 12克

11.大青叶 9克

12.甘草 6克


###无论如何,杨医师还是善意提醒各位:若发现有流感症状,请到诊所求医,以上药方只是供参考用途。###

空中仁医,一路走来

一路走来

畢業後,取得了婦科醫師及中醫執照,楊醫師回到吉隆坡開業。當時他擁有一家醫院,管轄一所醫學院,還投資不少事業。然而人生無常,二OOO年,如日中天的事業整個垮了。就在此時,因緣巧妙的又再度與慈濟結上了緣。
二OO二年慈濟馬六甲分會籌備義診中心的成立,吉隆坡支會負責人簡慈露邀請楊醫師協助籌備中醫門診部,楊醫師欣然答應,帶著診所內的助理走進慈濟義診的行列。雖然經濟仍不穩定,他還是繼續參加義診。三年後,診所雖然不似以前的規模,卻已在穩定中發展。

◎ 愛要一起學習與分享
在自己領受歡喜付出的同時,他也帶動診所的醫師及家人一起學習付出。診所裏的同仁輪流跟隨他去馬六甲義診中心義診或是居家往診,看到病人被治癒的喜悅,及對慈濟大愛精神的感動,每一回總是讓同仁們無論男或女都是哭著回來。
同行菩薩道的歡喜,也在楊醫師的家裏出現。當他們親眼看到真的有人生活得這麼困苦,六歲及十二歲的兒子,也就自發性的學會節省,同時心甘情願地跟著已經茹素近八年的爸爸吃素了。現在他們家裏不用殺蟲劑,對小生物還愛護有加,還會說“螞蟻在這兒,讓開別踩到了!”楊醫師高興地分享道:“兒子還會跟家裏的蟑螂、螞蟻說:我們現在要出去了,家裏沒人,要走趕快走,別讓我們看見啊!”

◎ 尊重生命的行醫路 楊立前醫師分享著這一路來行醫心得,他說:“學醫三年天下無不可治之病,行醫三年天下無可治之病。”讓他深深覺得自己太渺小了。以前舉辦義診,總希望能得到回饋,如功德、福報等;義診中心成立初期每週開車來回四小時到馬六甲義診,走過這三年的歲月,他說:“我有了一直想奉獻的心情。” 此行首次參與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讓他真正體會到“付出無所求”的法喜了。 “慈濟醫療人文精神真的了不起!”身為人醫會成員,楊醫師引以為傲,明年要推薦更多醫師參與年會,讓醫師們重新再教育,學習慈濟人本醫療文化。
走過大富大貴後,再行經菩薩道,楊立前醫師發願要再回來感受証嚴上人當初的那一顆初發心,學習“發心在剎那,恆持到永遠”的精神毅力。